“声色犬马”不是个好词,语出·蒲翁(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在蒲翁文中,大约意思分别为,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统指旧时统治阶级的娱乐方式极为荒淫不堪,不顾百姓死活。
不过跳出批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词中倒也能映射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并且符合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
从现有的考古学证据出发,音乐确实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首先地位。大约7000年前的贾湖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五孔,七孔骨笛。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代表着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成为中国之国宝。从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世孔子将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为此还不惜删定《诗经》,以成“温柔敦厚”的诗教。
而历代文人中也无比重视音乐修养,姑不说国人家喻户晓的“高山流水”的伯牙子期,三国人物中真正羽扇纶巾的周瑜不仅通晓音律,而且文采超群,即便是醉酒后依旧能听出音乐中的疏忽。当时的童谣“曲有误,周郎顾”便是对其音乐造诣的最高评价。
再说一个国人不太熟的魏晋风说人物,竹林七贤之嵇康,嵇康被小人陷害,刑场上,面对三千太学生,嵇康唯一遗憾便是发出一声感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从此绝矣”,在弹罢《广陵散》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义。而《广陵散》歌颂的是古代四大刺客之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历代爱好音乐的古人不胜枚举,创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故事的韩娥,闻《箫韶》而“尽善尽美,三月不知肉味”的孔子。作《秦王破阵乐》的唐太宗等人,作《霓裳羽衣曲》的唐明皇,不仅是弹琴高手,而日创新古琴式样,命名为“宣和式”的宋徽宗。唐之李龟年,宋之周邦彦,姜夔,无一不是音乐殿堂级人物。
而中国文化的明珠诗歌,更是走上了一条与音乐不断深化融合,进而珠联壁合之路。最初,诗歌是不押韵的。目前最早的诗歌记载见于《古诗源》。(清人沈德潜编)书中收录了一首《候人歌》,传说是:大禹治水时,道经涂山,与涂山氏之女相好。后来他在外多年不归,涂山女便派了侍婢到山前守望。等着等着,涂山女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候人兮猗!(等人啊喂……)”这极其寻常的一句话,没有韵,也没有任何格律,但由于她动情的吟唱,呼喊,于是便成了诗,而且是流传至今的名作之一。可见,诗,乃是激情的产物。最早与韵,格律并无关系。而“句句押韵柏梁体”传说则是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再以后唐朝兴起的律诗才以平仄,对仗严格要求。而韵脚,平仄,对仗的应用,无非是为诗词去插上一对音乐的翅膀。为元曲,戏剧的诞生打下坚实的群众音乐基础。
古人没有亏自己的耳朵,当然,也不会亏自己的眼晴,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中的玉器文化本质上便是古人的一场视觉盛宴。尽管良渚玉器色彩并不丰富,颜色只有黄色、褐色、杂色、青绿色等,也不透明,但比之黑乎乎的黑陶,无疑漂亮多了。随后多年,中华文化在视觉上追求集中于书法绘画之上,崇尚线条变化,以“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为美学最高目标的背后却是色彩的匮乏。色彩,常常被遮蔽于笔墨,形神之下。受道家文化影响,中国文化崇尚“无色而五色成焉”,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天地玄黄”中的玄正是黑色崇拜,代表着东方玄妙精神的真谛。唐代王维更以八字“山水之中,水墨为上”更是为文人画定下格调。虽然受佛教文化影响,莫高窑的色彩也十分生动迷人,但它却一直默默藏于西北荒漠,并未成为当时主流,而在千年之后才露出它的惊艳。
中国人真正对色彩的追求其实是体现在瓷器之中。“雨过云破天青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是宋徽宗这位艺术皇帝为汝瓷作的御批,这也是中国艺术首次将颜色提高到第一的地位。汝瓷中“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而唐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佳句,也是说的唐代越窑秘色青瓷。到后世的元青花,明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斗彩杯,最后到乾隆朝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上大红大紫的“浮夸”,瓷器,开始摆脱了传统文人风格,而真正走入世俗文化之中,而色彩,也开始绚丽多彩起来。珐琅彩,开始流行于宫庭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