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戏是什么意思(旧京剧留存下来的剧目为什么绝大多数都是折子戏?)

2024-12-06 10:21:07

一部戏剧,通常是要从头到尾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一部完整的戏剧,在旧京剧里称为“连台本戏”。也许旧京剧最初的时候也都是这样的“连台本戏”吧。但是,流传到今天,这些“连台本戏”绝大多数都失传了,留存到今天的旧京剧剧目,绝大多数都是折子戏。也就是说,现在的京剧团、京剧院,能演的旧京剧“连台本戏”,不会超过样板戏的数量。他们大多只能演些折子戏。


折子戏是截取了“连台本戏”中的一个片断,独立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旧京剧里的“连台本戏”绝大多数都失传,只剩下了一堆折子戏呢?这要从旧京剧的成长环境说起。

旧京剧产生和发展于我国清王朝强盛时期的京城。那时候的京城,聚集着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上层,包括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大小官吏,以及依附于这些统治者的众多封建文人。这些人,是旧京剧的主要服务对象。

那时候的旧京剧,演岀的场所基本上是两类:

一类是在戏园子里演出。

那时候,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一年中难得能花钱买票进戏园子看戏,底层劳动者往往只能通过观赏街头杂耍、街头说唱等街头艺术的方式,来满足自已对业余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能常进戏园子看戏的,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有钱,二是有闲。包括官宦人家的男性子弟,民间的富商和殷实人家。

那时候的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也不可能纡尊降贵地到戏园子里去与平民百姓混在一起看戏。这些人一出宫或出府,得有惊天动地的排场,所到的地方,那里的人得跪接跪送。哪能上戏园子这等地方去?

中小官吏倒是有可能上戏园子看戏,但也只能偶尔去一趟,常去的话,就有可能被认为不务正业、留连勾栏、不勤于替皇家做事,被御史在皇上面前参上一本,那可不得了。

但是,那些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大小官吏们终究也是人,也得满足一下自已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也得欣赏一下戏剧艺术,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把戏班子召进皇宫大院,或者王公大臣、官吏们的府第宅院,专门为自已演出。

这就是那时候的戏班子和演员的另一类演出场所。

这类演出又分两种:

一种是“唱堂会”,就是一帮王公贵族或官吏坐在堂上喝酒或品茶,欣赏演员在堂下表演。这种场合只能演折子戏,而且只能是唱“文戏”,不能演“武戏”,否则,在堂下打斗起来,或者连翻十几个跟斗,闹得尘土飞扬,堂上的王爷或老爷们如何饮酒品茶?

另一种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大小官吏家中某位年高位尊的成员过大寿的时候。在皇宫内院或府第宅院中搭起戏台子,召请来戏班子,唱上几天大戏。这是女眷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按照封建时代的规矩,这些女眷们一年到头只能养在深闺,极少有机会能抛头露脸地到宫外或府外去玩,至于到戏园子里去看戏,或者跟众多男性宾客一起看“唱堂会”,那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一年到头难得有机会在深宅大院里看上几天戏,谁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几出戏,就象我们现在看春晚一样,希望节目越丰富多彩越好,而不是一部“连台本戏”从头看到尾。

每次开戏之前,戏班子的班主都会递上一个戏折子,恭请主人家点戏。戏折子上自然有大量的戏名,主人家点哪个就得演哪个。就象今天在酒席上点菜一样,得照顾一下各人的口味。折子戏就是有这样的优点,它们是截取“连台本戏”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断。很多折子戏写在一个戏折子上,可以使一个戏班子会演的戏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可以使主人家有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可以照顾到主人家看戏的人各人不同的爱好与口味,相比较于“连台本戏”,优点多多。

从戏班子的角度看,排演“连台本戏”,费时费力。须知,那时候的旧戏班子是没有“导演制”的,而且,那时候的戏,没有正规的剧本,没有唱腔的曲谱,全凭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口传心授,一句一句地、一出戏一出戏地教和学。在这种落后的方式下,排演“连台本戏”不是不可以,但难度很大。何况,“连台本戏”中的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往往需要较多的演员,戏班子需要付出的成本也较大。

一出折子戏,通常不能从头到尾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好在那时候在京剧里看戏的人绝大多数不是看“故事”,而是看“表演”。无论是在常在戏园子里看戏的男性官宦子弟或富商,还是在深宅大院里看“唱堂会”或“搭台唱戏”的皇室成员或王公大臣及其子弟、女眷,都是读过些经史的,对戏剧中那些故事,大多数都是知道的。即使不知道,也有那些幕僚之类的予以解说,因此,看戏重在看演员的“表演”。

有的折子戏,它的核心就是一大段唱腔,这出戏主要就是专门表现演员的唱功;有的折子戏,如《三岔口》、《十字坡》、《拾玉镯》等,整岀戏,演员不说不唱,是专门表现演员做功的戏;当然也有专门表演武打场面的戏,如《雁荡山》等。表现唱功的戏里,有表现须生唱腔的戏、表现老旦唱腔的戏、表现青衣唱腔的戏,等等。刀马旦的戏、丑角的戏,往往既要有一定的唱功,又要有一定的做功。那时候的京剧名角都往往有自已的成名“绝技”,很多主人家点某名角的某出折子戏,往往就是为了欣赏其“绝技”。

在这种环境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冲刷,旧京剧的“连台本戏”得以流传下来的越来越少,到现在为此,留存下来的剧目绝大多数都只是折子戏。

倒是许多地方戏剧种,还保留了大量有头有尾地演绎一个完整故事的戏剧。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戏剧种都是以社会下层民众为服务对象的,而社会下层民众的看戏方式和欣赏味道与京城里的那些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大小官吏不同,他们比较喜欢看有头有尾的有完整故事的戏。当然,不排除地方戏剧种里也有不少折子戏。

到了现在的21世纪,时代变了,观众的成分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变了。所以,绝大多数旧京剧留存剧目中的折子戏,都没有了观众,而观众,正是戏剧艺术生存的基础。

举个例子,当年梅兰芳先生的拿手好戏之一的《宇宙锋》。这部戏的“本戏”是演秦代的忠臣匡洪与奸臣赵高之间的斗争的,“宇宙锋”是匡家的一把御赐宝剑。赵高遣人盗取“宇宙锋”而行刺秦二世,嫁祸匡家。致使匡洪被打入死牢,家人被斩,匡洪的儿子匡扶潜逃。偏偏赵高的女儿赵艳蓉已嫁给匡扶。赵高接回女儿,逼女儿嫁给秦二世。赵艳蓉为拒婚而装疯。就是这么个故事。

但《宇宙锋》的本剧已经失传,至今留存下来的只有赵艳蓉“装疯拒婚”的这出折子戏。而当年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宇宙锋》也是“装疯拒婚”这个折子戏。当年梅兰芳先生因通过其舞台表演,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女子在假装疯颠时的微妙心理,其高超的演技博得了他那个年代的观众的赞赏。

但是,到现在21世纪了,即使梅兰芳先生重生,他再演这出戏,还能博得现在的观众赞赏吗?

首先,这部戏的全剧早已失传,现在的观众中,有几个人是知道秦朝时匡洪与赵高之间忠奸斗争故事的?甚至有几个人对这类故事感兴趣的?观众们在这出折子戏中,看不到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连这出戏为什么叫《宇宙锋》也不知道。观众只看到舞台上一个装疯的女人,娇滴滴地呼道:“我要上天呀,我要上天!”,“我要入地呀,我要入地!”。试想,现在的观众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很多旧京剧的折子戏在现代观众眼里都变得莫名其妙,既看不懂,又听不懂,又如何谈得上喜欢?

但是,即使有少数观众知道故事来龙去脉又如何?因为这些折子戏是经过封建王朝京城统治者的长期筛选后才留存下来的,这些戏贯穿的思想观念中,基本上都是封建时代“忠、孝、节、义”的道德观,这些旧道德观,在当代观众心目中都已经是腐朽没落的东西,哪能引起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旧京剧除了尚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某些艺术上借鉴的价值以外,早就处在不断衰亡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