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 走进平邑县武台镇山东青农酒业有限公司车间,一股浓浓的果香扑鼻而至,沁人心脾。生产线上,一瓶瓶红红绿绿的果酒欢快而下,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玻璃瓶碰撞声,工人们忙着打包装箱。

“如果满负荷生产,全年可消化各类果品1000余吨。”企业负责人李涛告诉记者,工厂自投产以来,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订单供不应求。据介绍,山东青农酒业有限公司是平邑县首家完全以果品为原料,采用物理压榨和发酵工艺的专业果酒生产厂家。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作为传统农业镇,武台镇拥有“武台黄桃”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果品种植,黄桃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葡萄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超3万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武台镇党委、政府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助力果农更新品种,兴办电商直播,引进加工企业,千方百计拓宽果品销售渠道,取得了初步成效。

1983年,南武台村从上海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品种,是该镇最早引进种植黄桃的村之一。目前,该村有桃林1000余亩,黄桃品种也发展到现在的十几种。“今年行情好,平均每公斤能卖到3.2元,桃农每亩净收入7000元。”聊到黄桃种植,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咸光伟说,现在卖桃基本不用出门。
“在镇里指导下,我今年种了8亩‘妮娜皇后’‘金手指’等优质新品种葡萄,亩收入在1.5万元左右。”武沟村果农郑毅自豪地介绍,高端葡萄大多由外地冷藏车上门收购,主要满足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消费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直播销售已成为助力农产品上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截至目前,我们仅通过网络销售的果品就达2000余吨。”在武台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平邑县沁园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县电商行业协会会长刘长建说,作为中国“淘宝镇”,武台现有直播电商450余家,从业人员4000多名,年销售农产品逾5万吨。

桃红万山拂青碧,紫珍满目颂长风。武台镇党委书记马勇表示,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有目标地引进1至2家冷链物流企业,汇集各类发展要素向果品业倾斜,助力青农酒业二期、山东红果果食品等果品深加工企业早日落地达产,初步构建起“自种自产自销”的产业链闭环,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民生实践生根发芽。
秋日的武台,谷穗低垂,高粱泛红,刚刚采摘完果实的黄桃树也慢慢挺起了腰。一阵秋风掠过,大地仿佛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春秀 通讯员 张伟 曹兆义
编辑: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