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走进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宣传海报陈列在自助服务机的两旁,格外醒目,中心政务信息科科长周讲礼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为例,向前来咨询的群众演示申请步骤:“上月,企业在网上填了一张表,有21项申请,涉及16个部门,我们通过系统整合,帮助企业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申报和审批。”

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信息科科长周讲礼向前来咨询的群众演示。
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涉及多领域审查且流程繁杂,针对上市过程中跨部门信息核查的痛点,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大龙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以高标准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地,破解企业上市合规审查的跨部门协同难题。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对涉及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16个领域的信息核查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从“分头跑”到“集中办”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实施以来,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企业申请材料精简95%,办理环节压缩94%,办理时限从34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7个工作日,审批提速近400%。同时,针对在开发区无对应职能的公积金、卫生健康等领域,建立“上下联动+跨区协同”工作机制,由招商局牵头对接省、市、县相关部门协同办理,确保核查事项全覆盖。

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引导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铜仁市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任务”和“必答题”,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次办成”为目标,通过系统融通、数据共享等方式,会同市直部门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重塑业务流程,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环节把每个“一件事”办成办好,最大限度减少办事成本,让企业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截至3月底,铜仁市“一件事”事项线上线下共办理150951件。
一张身份证、一个营业执照本、一张《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书》、一张清税证明,在碧江区市场监管局窗口,商户杨先生将准备好的营业执照注销资料递给工作人员,十分钟不到,注销完成,“我原以为办理营业执照注销流程会非常复杂,想不到只需在网上填张表,工作人员半个小时就把我的申请办结了。”

群众在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
2024年起,国务院分三批部署3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铜仁市积极响应,在落实国办清单的同时,立足地方实际创新服务模式,自主推进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改革事项。碧江区推行个体工商食品经营“一件事”与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一件事”,已成功办理838件;万山区开展个体工商户注册和公共卫生许可联办“一件事”,累计办理80件;玉屏县在朱家场镇推进农村宅基地与建房(规划许可)及水电讯开户“一件事”,已办结6件;市级层面推动不动产继承权公证转移登记“一件事”,办理量达80余件。这些举措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切实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显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以前办事总要四处打听各种信息,现在对着AI说出想办的事,它就像个‘百事通’,申请资料、办理渠道这些关键信息全都精准提供,办理时限和咨询方式也都有,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3月21日,贵州省“贵人智办”AI助手在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启试运行,办事群众陈女士体验后赞不绝口。

“高效办成一件事”宣传海报。
服务效能,智慧加码。铜仁市在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同时,还在提升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引入省级现代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云计算的强大算力与“贵人智办”AI 助手的智能交互深度融合,打造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智能辅助手段的运用,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
“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政务革新,企业上市“跨区协同”到个体注销的“即办即结”的服务升级,铜仁以“一件事”改革为支点,驱动营商环境实现从“便利”到“优质”的跨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万芬
编辑 安慧芳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