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泥土中钻出来的旺盛生命力

2025-08-21 10:14:00

杨幂在剧中饰演宁绣绣。

  “绣绣被马子抢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撕开了鲁南乡村天牛庙村的平静表面。地主宁家的长女宁绣绣大婚当日被土匪劫走,父亲宁学祥因不舍卖地赎女,最终以次女顶替出嫁。这一被观众称为“天崩开局”的情节,正是近期热播剧《生万物》的叙事起点。

  这部由爱奇艺“大家剧场”推出、刘家成执导的年代大剧,自开播以来收视与口碑一路走高。CCTV-8首播收视率即破2.6%,爱奇艺平台热度值不断攀升,在暑期档一众古装仙侠剧中杀出重围,用满屏黄土气息和扎根土地的旺盛生命力,征服了越来越难取悦的当代观众。

土地叙事叩问人性根脉

  《生万物》改编自山东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聚焦上世纪20至40年代鲁南乡村三个家庭、两个阶级之间围绕土地发生的悲欢离合。剧集保留了原著对土地问题的深刻思考,却将剧名改为更具生命力的《生万物》——剧名之变,寓意从“撕裂”到“生长”的主题升华。

  “《缱绻与决绝》更强调情感的撕裂和决断,《生万物》则突出生命力和希望。”导演刘家成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解释。在他看来,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批判性,但更重要的是传递希望和温暖,这种创作理念贯穿全剧始终。

  剧中,宁绣绣(杨幂 饰)从被绑架到被迫嫁与庄稼汉封大脚(欧豪 饰),命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她没有沉溺于悲痛,而是践行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日子过出花”的铿锵誓言。封大脚这个在原著中略显窝囊的农民形象,在剧中也被赋予了勇闯匪窝、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这些改编不是简单的“主角光环”,而是对土地孕育的生命力的礼赞。

  《生万物》最打动人的,是其对乡村人物的真实塑造。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如同从泥土中抠出来般鲜活有力——视地如命的宁学祥(倪大红 饰)、为家族费尽心机的费左氏(秦海璐 饰)、憨厚质朴的封大脚、善解人意的大脚娘(迟蓬 饰),甚至好吃懒做的败家子封四(宋佳伦 饰),每个人物都有其闪光点与局限性。

  刘家成导演表示,创作团队刻意避免按“主义”给人物贴标签,“地主家里有吝啬顽固的,也有温和守旧的和积极进步的;农户中既有质朴憨厚的,也有泼皮无赖的。”这种去脸谱化的人物塑造,让整部剧呈现出更加真实立体的乡村图景。值得一提的是,倪大红饰演的宁学祥被不少观众拿来与他此前塑造的“苏大强”相比较。杨幂甚至在社交平台喊话姚晨:“姐,这爹你也熟,你帮俺评评理。”这种比较恰恰彰显了倪大红的表演功力,在导演刘家成看来,“他演绎出了一个在时代变革中挣扎的传统父亲形象,既可恨,又可叹。”

实景拍摄再现土地魂魄

  为真实还原土地的生命力,《生万物》在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剧组没有搭建摄影棚,而是找到了山东临沂一座真实的百年古村落进行拍摄。院落里自然生长的树木、斑驳的土墙、历经风雨的农具,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真实的烟火气息。

  更难得的是,剧组采用“分季拍摄”方案,用镜头真实记录下土地上的四季轮回——春寒料峭时的光秃枝丫、盛夏时节的郁郁葱葱、冬季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在四十摄氏度高温下,演员穿着厚棉袄补拍冬天戏份;美术组为拍摄不同阶段的农田,临时开垦山路,在荒地上“种”庄稼。这种对真实的极致追求,让每一帧画面都流淌着土地的温度。

  服化道方面,刘家成坚持“真实但不粗糙”的原则。农民衣服的补丁要缝在最易磨破的地方;地主宁学祥的破棉袄内衬要露出毛皮体现虚荣;就连农具也多是从当地博物馆借来的真品。剧组还请来当地农民做顾问,指导演员如何锄地、如何挑担子,确保每一个劳作镜头都真实可信。

  值得一提的是,《生万物》原定在CCTV-8两集连播,后调整为“三集连播、十余天收官”的快播模式。这一调整起初引发部分观众不解,但最终证明是明智之举。

  刘家成认为:“长剧快播”模式恰恰符合当下观众的追剧需求,“年轻人需要更紧凑的节奏,更密集的爽感。”《生万物》前三集就呈现了“大婚绑架、父拒赎女、妹替嫁、决裂离家、嫁庄稼汉”五重冲突,女主角宁绣绣48小时内命运逆转,被网友称为“两集顶半部剧”。

  但这种快节奏并没有牺牲内容质量。刘家成强调:“长剧快播的前提是有干货。如果是‘注水剧’,快播也没用,观众只会快进。”《生万物》的成功证明,优质内容与快节奏播出相结合,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土地情怀叩击时代心弦

  在农村题材剧式微的当下,《生万物》的成功出圈令人深思。该剧总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认为,这部剧虽然看似“老旧”,但因与文化根脉和生命力联通,找到了自然抵达年轻观众的路径。

  刘家成也表示,农村题材仍是影视创作的富矿,“关键在于找准新时代农村剧的定位。”他建议创作者把握三个重点:一是与时俱进,展现新农村的真实变迁;二是突出地域特色,避免同质化;三是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小人物故事反映大时代发展。

  《生万物》中那些充满诗意的镜头——大雪红袄的视觉冲击、牛图腾的精神象征、土地变革中的命运浮沉,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的真理: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故事。正如刘家成所说:“再宏大的主题,最终都要靠鲜活的人物命运来支撑。”在《生万物》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更是中国人世代传承的生命力——那种无论遭遇什么磨难,都要“把日子过出花”的坚韧与智慧。


《归队》剧照

相关新闻

致敬抗战精神

《归队》官宣定档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创作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归队》,宣布定档8月25日开播,在CCTV-8黄金强档与腾讯视频同步播出。本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弘扬正确二战史观,致敬不屈的民族精神。

  《归队》由著名编剧高满堂携手李立、汝盛、李洲共同执笔,臧溪川、赵阳联合执导,实力派演员胡军、李乃文领衔主演。剧集以中国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为背景,讲述一支与主力失联的抗联小队,在日军重重围剿下不畏牺牲、顽强归队的英雄故事。

  作品从普通战士的视角展开叙事,聚焦排长鲁长山(胡军 饰)、班长汤德远(李乃文 饰)、神枪手田小贵(陈靖可 饰)、卫生员兰花儿(袁姗姗 饰)等一群背景各异、性格鲜明的抗联人物。镜头跟随着他们在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周旋、在严酷环境中坚守信仰,真实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却信念如铁的岁月。

  除了前线战士的英勇,《归队》也刻画了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坚韧与付出,揭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最真实的愿望:和平与归家。这一主题也凝练于由周深演唱的主题曲《归来》——“人们的愿望都一样,等到万物生长回家乡”,歌声深情而充满希望,与剧情高度契合。

  为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感,《归队》主创团队深入东北抗联曾经战斗过的旧址实地调研。编剧高满堂走访三十多位抗联老兵及后代,积累大量一手素材,剧本创作历时近三年。拍摄期间,剧组深入东北密林,在极端低温中人力搬运器材、搭建场景,真实再现了抗联密营等历史场景。演员们亦亲身上阵,在冰河、雪原、枪战和爆破场面中坚持实景拍摄,以极致敬业诠释角色精神。《归队》不仅是一部战争剧,更是一曲关于信念、团结与回归的壮丽史诗。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仍有人以血肉之躯筑起家国的防线。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片方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