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黄河口|吕剧遇知“新”,梨园有传人

2025-09-08 17:30:00

近日,山东省吕剧院的年轻演员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表演片段意外走红。一位“90后”吕剧女演员台下是时尚靓丽的都市女孩,台上则是声情并茂的吕剧传承人,这种反差萌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点赞留言:“没想到吕剧这么好听!”“突然想去看一场完整的戏了。”这条短视频的爆火,并非偶然。它像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传统地方戏曲在新时代的青春表达,也引发了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吕剧作为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源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唱腔淳朴,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齐鲁大地百姓的喜爱。然而,和许多传统戏曲一样,吕剧也面临着观众老化、市场萎缩的困境。如何让古老艺术薪火相传,是一道时代考题。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在东营,我们看到青年吕剧演员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舞台,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新平台。他们将经典唱段剪辑成短视频,配上字幕和趣味的解读,让吕剧“一键直达”年轻用户的手机屏幕;他们走进高校,与大学生社团合作,让吕剧的唱腔在青春校园中回响;更有创作者大胆尝试,将吕剧元素与流行音乐、动漫甚至摇滚相结合,碰撞出奇妙的艺术火花。这些尝试,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创造性转化”。

这种“青春化”的表达,其意义远不止于吸引眼球。它本质上是在为传统艺术“寻源造血”,连接起历史与当下。当年轻一代因为一个有趣的视频、一段熟悉的旋律而对吕剧产生兴趣,他们便会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认同其背后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人文精神和历史故事。这种由表及里的文化认同,正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吕剧的“新唱”守住了其艺术的根本。无论是短视频传播还是跨界融合,其核心依然是吕剧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创新,是为了让更多人愿意走近它、了解它,最终爱上它纯粹的魅力。这是一种“以新护旧”、“以流固源”的智慧。

东营吕剧的年轻面孔们告诉我们,文化传承并非墨守成规。真正的传承,是让传统艺术在时代的土壤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它需要一代代人的坚守,更需要与当下对话的勇气和创意。当更多传统艺术找到了与年轻一代对话的“密码”,我们文化的百花园必将更加绚烂多姿,而这份从乡土深处生长出来的文化自信,也必将更加坚定而深厚。(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