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明实践 弘扬时代新风

2025-07-22 12:25:00

长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郜盼与武乡县“小小八路讲解员”韩子琪共同宣讲《太行回响》。

襄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领巾宣讲员李奕萱宣讲《炕头丹青里的初心传承》。

盛夏的上党大地,绿意盎然。

近日,一场文明实践宣讲交流展示活动在上党区展开,拉开了“晋风润心 文明先行”精神文明战线基层宣讲行动、“文明实践 结对同行”文艺战线助力文明实践行动、“文明实践 结对同行”文明单位助力文明实践行动、“新生活 新风尚”文明风尚提升行动“四个行动”的序幕。

这场以“五讲”模式(文明办主任带头讲、文明战线主动讲、专家学者专题讲、先进典型用情讲、“百姓名嘴”常态讲)为载体的宣讲,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式”“点单式”“预约式”的宣讲服务,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文明新风送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赓续,让文化根脉在守望中延续,让传统艺术在创新中新生。

红色基因——

融入血脉,青春担当续华章

“1942年的太行山区,寒风呼啸。一位年轻的母亲将八路军将领的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这个革命后代……”

长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长治日报社记者郜盼眼含热泪的讲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闸门。太行奶娘用生命守护革命后代的故事与刘伯承将军之女刘华北在太行奶娘呵护下成长的往事感人至深,让听众真正领悟到“太行精神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见证”。

沁源县宣讲员石明明讲述了96岁郭计兰奶奶的故事,满身军功章在她眼中,都是“替牺牲战友戴的”。如今,这位老人仍不忘叮嘱后人勿忘历史,让沁源围困战中八万民众坚壁清野、不屈抗争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闪耀。

今天,红色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从革命岁月的烽火硝烟到新时代的青春担当,红色基因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不断传承。

“我的‘浪浪山’是太行山下的长治城。”社区工作者程紫玉用网络热词开启的讲述,充满青春气息。从被大爷大妈“怼”到哑口无言的职场小白到37遍拍摄反诈短视频、被独居老人称为比亲孙女还亲的贴心人,她在暴雨中疏通下水道、深夜送物资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对太行精神的践行。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话语引发当代青年的共鸣,更让主流价值成为他们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

从太行奶娘的乳汁到当代青年的汗水,从战火中的坚守到新时代的担当,红色基因在太行山下完成跨越时空的接力。

文明守望——

文物为证,执着坚守勇担当

“大家看这张照片,2018年我们在平顺县发现的元代古建,当时屋顶已经塌了一半……”长治市文明守望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霍娟以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开场:左侧是残破的古戏台,右侧是修缮后飞檐翘角的新貌。八年坚守,她带着团队从“文保员领养计划”做到抢救古建“撑伞行动”,从义务讲解拓展到文化行走。如今,这支队伍已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500余名志愿者,正如霍娟所说:“文明守望,守的是根,望的是魂。”

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则从神话传说中解码文明的基因,以“环南太行古都带”为切口,讲述这片土地上“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如何跨越千年,成为今日长治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底气。

潞城区店上中心学校教师闫茜茜通过讲述成君的故事,诠释着另一种“守望”。三十年免费教上党落子,自掏腰包购置戏服道具,走遍山村发掘好苗子。“我不做谁来做?”这句朴实的话,让上党落子从“门可罗雀”到走进央视春晚,走上国际舞台。如今,潞城区8所学校开设戏曲课,2000多名孩子能唱《穆桂英挂帅》,闫茜茜播放的学生表演视频里,稚气的唱腔中透着文化传承的坚定。

从残垣断壁到飞檐斗拱,从戏台唱腔到神话密码,长治人用平凡执着的坚守,守护着文明的根脉。

薪火相传——

古今交响,非遗新声唱未来

“当哪吒‘穿入’国家级非遗襄垣炕围画,会发生什么?”襄垣县第三中学学生李奕萱的宣讲,让古老技艺焕发童趣。这幅曾守护百姓炕头数百年的“活态史书”,以秸秆为经纬、矿石作颜料,将孟母三迁、桃园结义的故事融入到36道工序中。

“土炕少了,手艺快没了”,传承人杨八河的叹息曾让人心焦。如今的炕围画,既能绘出《漳河巨变》里架桥渡水的古老愿景,也能画出高铁飞驰的现代图景。更令人欣喜的是,青年创客用VR、区块链为其赋能,让“炕头百科全书”在元宇宙里绽放新彩。

上党区宣讲员琚瑒瑒的宣讲让“中国陶瓷上的第一抹彩虹”又闪耀在太行山上。上党区八义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非遗”的创新模式,与研学、文旅、合作社结合,使得古老的彩瓷又绽光芒。实践证明,非遗文化不仅能转化为产业,更能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实现互利共赢。

沁县宣讲员贾敏以沁州三弦书演绎政策:“党中央发号召,乡村振兴掀高潮,医保政策就是好,人人健康有保障……”清脆弦音搭配押韵唱词,让医保政策、党史故事通过“周末书场”“云端剧场”走进群众生活。如今,沁州三弦书已成为当地理论宣讲的文化品牌。

宣讲活动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文明种子播撒的起点。在太行山下,红色基因、文化根脉、创新活力正交织成动人的音符,在这片沃土上奏出雄壮的文明乐章。(王晶晶)

(责编:张文卫、林晓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