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2025-07-24 08:22:00

玉溪中山医院开展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通讯员 管春菠 摄

“大病不出省”是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好就医、就好医”美好愿景的现实需要。

作为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机构,省级医院肩负着解决重大疾病诊疗难题的重任。为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云南遴选儿科、精神科等专业10家州(市)级医院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通过管理、技术、人才“三大平移”,推进项目医院扩人员、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加速推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全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按照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工作思路,通过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医院向资源薄弱地区输出,以及加强州市现有医院建设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省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高地”。

云南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儿科、精神科等学科资源匮乏。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缓解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难题,近年来,我省大力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024年6月,云南遴选儿科、精神科等专业10家州(市)级医院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项目医院覆盖了人口基数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域疑难重症诊疗能力。

同年,云南省出台《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专业设置标准,规范设置要求及流程,明确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将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医院管理、中西医协同发展六个方面代表区域顶尖水平,辐射带动区域内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带动我省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增强医疗机构“造血”能力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是简单为医疗机构“输血”,而是要增强其“造血”能力。

云南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以管理平移实现“同频共振”。一年来,云南10家州(市)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医院,积极聘任输出医院管理专家为区域医疗中心行政管理和临床科室领导,输出医院管理专家全面参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带来了章程制度、医疗质量、人力资源、科研教学、设备物资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有力促进了依托医院与输出医院的管理同质化发展。

以人才平移实现“同题共答”。医疗人才的有序流动共享,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累计“请进来”200余人次高层次人才。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老师带徒弟”等方式把业务骨干“送出去”,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以技术平移实现“同病共治”。一年来,大批高层次专家的入驻,帮助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立专家工作站、规划学科发展、优化诊疗方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据不完全统计,10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已建立输出医院专家工作站50余个。专家工作站的广泛建立、新技术新项目的持续引入,不断实现团队作战、同病共治,为患者带来“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22岁的小马体重300多斤,BMI高达45,不仅学业中断,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难题。全家的焦虑在参加一场科普讲座后有了转机。玉溪市中山医院(省级重症精神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主任谭进富在《体重管理您能获得什么》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微创减重手术的科学原理,“当BMI超过37.5或超过32.5且合并代谢疾病时,减重手术是更有效的选择。”带着希望,家人找到了谭进富团队。

谭进富为小马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麻醉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评估,确认小马符合手术指征,经专家共同讨论后,决定采用国际主流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排除手术禁忌后,专家团队如期为小马实施了微创减重手术。术后第一天,小马就能在搀扶下行走并饮水;第九天,体重减轻15斤。

此次成功实施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该院开展的首例减重手术。该院是由云南省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按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的公立医院,目前已开展8项新技术。

立项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后,普洱市人民医院(省级创伤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从93.27%提升至98.03%,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9.3%;楚雄州中医医院(省级民族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CMI值由1.097提高到1.31,门诊量、出院量增长均超过40.00%,区域外住院患者占比由53.56%提高至59.54%……一年来,云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医院在输出医院的大力帮助下,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省级精神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依托北京安定医院优质资源,牵头组建的大理州精神专科联盟已吸纳横跨两省九州市的成员单位65家,区域精神疾病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云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医院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区域优质资源正由“自身强”迈向“广辐射”的新阶段。

以“大病不出省”为核心目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向更高标准迈进。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将以改革之力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使公平医疗人人尽享,让群众就医更放心,为健康云南提供坚强保障。

云南网记者 陈鑫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