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行动•2025“线上 + 线下” 双轨发力 信用利剑护民生——黑龙江鸡冠区法院创新执结民间借贷纠纷

2025-07-08 14:27:00

当“老赖”隐匿财产、行踪成谜,如何守护胜诉者的合法权益?鸡冠区法院在张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中,以 “线上 + 线下” 双轨执行模式为矛,以信用惩戒为盾,成功破解执行难题,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

科技赋能 + 铁脚板 —摸排让隐匿财产无处遁形

面对李某名下无房产、车辆等显性财产且长期外地务工的困境,执行法官充分运用 “总对总” 系统,敏锐捕捉其微信账户频繁资金往来的异常信号;同时派出执行干警实地走访李某户籍地,深入乡间果园,揭开其年收入 20 万元却通过亲属账户收支的 “伪装”,实现了科技查控与传统摸排的完美配合,构建起立体化财产调查网络。

信用惩戒全覆盖—织密失信 “天罗地网”

不仅将李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更创新性地将失信信息张贴至其村委会公告栏,把信用惩戒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在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下,李某的失信行为无所遁形,这种 “家门口” 的公示方式,极大增强了惩戒的威慑力,让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的效应得到充分彰显。

刚柔并济显威力--高效执结暖民心

在掌握确凿证据后,法院果断对返乡的李某采取 15 日司法拘留,以法律的刚性震慑被执行人;拘留期间,通过情理法交融的沟通,促使李某主动联系家属筹款,当场履行 10 万元,并就剩余款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既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展现了司法的温度与智慧。

此次执行行动,是鸡冠区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鸡冠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创新执行举措,强化执行力度,让法律文书不再成为 “空头支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诚信秩序。

来源:鸡冠区法院

编辑:张海鹏

黑龙江省新闻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5791144949(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