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市园林质量植保站获悉,随着立夏到来,加之人工治理,今年我市的杨柳飞絮已进入尾声,全程未发生大规模爆发。同时,几场降雨对飞絮的消减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从4月中旬开始,我市先后出现杨絮和柳絮。为保障市民不受或尽量少受其影响,我市园林部门多措并举开展飞絮治理,包括飞絮发生前疏剪枝条、常规性打药等,飞絮发生后,各城区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个别路段的喷水消絮和机扫除絮工作,在全市范围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飞絮未发生大规模爆发。

园林工作人员喷水消絮。
更加可喜的是,我市一些道路、公园现在已经基本没有飞絮的烦恼了。市植保站高级工程师张志梅说,近年来,我市开始从“根上”防治杨柳飞絮,包括新改造道路、新建园林绿地、新防护林带等,都不再使用飞絮的杨柳品种。比如迎泽大街及东延部分、滨河东/西路南延部分,碑林公园、街心公园等处,有的是不再栽种毛白杨,改为新疆杨,有的是栽植无性系或雄性品种(只有雌性品种才飞絮),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飞絮品种进行淘汰、更换。
并州新闻 记者 刘晓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