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恐慌性抛售加剧,港股暴跌失守两万点关口

2025-04-08 06:56:00

2025年4月7日,全球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港股市场成为重灾区。恒生指数单日暴跌3021点,跌幅达13.22%,失守两万点心理关口,创下历史最大点数跌幅。恒生科技指数更是重挫17.16%,国企指数下跌13.75%。这场暴跌不仅令投资者措手不及,更引发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深度担忧。

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恐慌

此次全球股市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发酵。随着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迅速升温。摩根大通数据显示,上周五全球对冲基金和杠杆ETF以极快速度抛售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股票。高盛报告也指出,全球多空对冲基金经历了近15年来最大的净抛售,市场情绪达到2011年以来最悲观的水平。

港股市场首当其冲,科技股和蓝筹股全线重挫。小米集团暴跌超20%,阿里巴巴跌近18%,京东、美团、腾讯等科技巨头也未能幸免。金融板块同样遭受重创,中金公司跌超20%,中国银河、中信建投跌超19%。消费电子、生物医药、汽车、光伏等出口导向型行业齐挫,地产、餐饮、航空、电信等行业也大幅走低,甚至具备避险属性的黄金股也未能逃脱暴跌命运。

资金加速出逃,沽空情绪高涨

恒指全日成交额高达6208.98亿港元,创下去年10月8日以来的新高,显示出资金加速出逃的迹象。沽空金额更是飙升至805.41亿港元,占恒指成交额的12.97%。腾讯控股、小米集团、阿里巴巴成为沽空金额前三的个股,分别达到67.43亿港元、56.17亿港元和52.37亿港元。市场空头情绪高涨,多头毫无反抗迹象。

全球股市联动下跌,恐慌情绪蔓延

港股暴跌并非孤立事件,全球股市均陷入恐慌性抛售。亚太市场中,日经225指数收盘跌近8%,韩国综合指数跌5.57%,台湾股市重挫9.7%。欧洲股市也未能幸免,德国DAX指数、法国CAC指数、英国富时指数均一度跌超4%。美国股指期货同样表现疲弱,道指期货跌2.6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2.97%,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3.06%。

A股市场也受到拖累,三大指数全线下跌。创业板指暴跌12.5%,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沪指失守3100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5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502亿元。尽管中央汇金宣布增持ETF以稳定市场,但短期内市场情绪仍难以恢复。

未来展望:不确定性主导市场

短期内,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何时能够平复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叠加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使得市场情绪极度脆弱。投资者普遍认为,在政策博弈和全球经济前景明朗之前,市场仍将由空头主导。

尽管市场整体情绪悲观,但部分行业如农业、稀土永磁等受益于关税反制的板块逆势走强,显示出市场在波动中仍存在结构性机会。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保持风险控制意识,合理配置资产,将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关键。

此次港股暴跌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更凸显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信心的脆弱性。未来,市场能否企稳回升,将取决于政策博弈的结果以及全球经济韧性的恢复程度。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