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将文化、科技与市场深度融合,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新技术、最新创意、最新成果,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产业盛宴,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约占全国1/6,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文化新业态的营收达到9150亿元,增长了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本届文博会上,广东省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板块,全力激活广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投资热力。
广东也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并且正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技术与文化在这片热土融合后,形成了广东在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而以广东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升级,沿着科技创新与设计美学两个赛道,向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
技术本身是冷冰冰的,但当它以消费品角色进入到人类生活中时,人们需要的往往不仅是产品的技术功能,还有美感的享受与情感的共鸣。
广东企业走向世界,正在借助技术与文化相互赋能、深度融合塑造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以工程师文化著称的华为,建立全球设计中心,赋予华为手机、电脑等产品以科技美感与情感理念,在设计和命名上突出独到的中华美学概念;比亚迪汽车被媒体评价为“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的典范”,它的王朝系列以“Dragon Face(龙颜)”作为设计语言体现汽车的运动化、优雅化与技术化,仰望U8L的前脸设计则借鉴了中国的“青铜鼎”,以甲骨文“电”字作为品牌LOGO,将中国审美与现代科技结合推向了世界各地。
传统制造业也在通过“+文化”推动产品升级与品牌塑造。家电品牌不再仅仅以实用技术为卖点,小熊、美的等企业以更加精巧的创意设计出“高颜值”产品,满足年轻一代的情绪价值。以代工为主的传统玩具产业正在转向潮玩以及IP化发展,目前,全球九成潮玩出自东莞。服装、家具、室内装修等传统产业也在探索不同的设计风格以适应大众新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赋予传统产品以时代的审美灵魂。
AI应用场景也因为文化内涵而更有温度。引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广东汽车企业,在文博会现场展示了如何将文化纳入到“AI+”全场景智行新生态,让工业产品升维为文化载体。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生活方式与文化本身。在发达国家,汽车后市场占据汽车消费的比例通常达到60%以上,形成了发达的汽车文化。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发展汽车文化,鼓励汽车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消费。汽车应用的文化表达与汽车文化兴起正在赋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新动力。
文化铸魂、科技赋能,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能够赋予产品新功能、新竞争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任何产品、服务、企业与产业一旦有了文化表达、创意导入,就会有故事、有情感、有审美,实现功能重组和价值倍增。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科技与文化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技术为骨,文化为魂”,文化赋予技术和产品以温度、情感、审美,通过增进消费者认同而增进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品牌溢价。以文赋能、以文弘业,广东正在将制造大省、创新大省与文化大省的优势结合起来,尤其是将“文化+”“+文化”渗透到各类产业发展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