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冒雨送餐。(来源:新华社)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日前发布的《外卖骑手生活世界研究报告》显示,外卖骑手这一群体在城乡流动、家庭责任与职业过渡的“夹层”中,形成了独特的“三明治”生存结构。此外,在这个行业中还存在社保覆盖不足、伤害认定滞后、派单机制失衡以及算法深度捆绑等突出问题。
穿梭大街小巷的骑手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骑手的生存状态是透视平台经济发展、新职业群体保障的一扇窗口。在骑手行业烽烟四起的当下,这些问题被更显性地摆了出来。
新华社记者调研指出,面对行业压力,一些外卖骑手想尽办法加快送餐、增加单量,包括逆行、超速、闯红灯等。而这些“优化”的行为和数据,又会生成新的标准和游戏规则,驱使骑手们跑得更快、干得更多。背后的算法如同一个金箍,将骑手越捆越紧,配送时间被极限压缩,劳动强度超出身体负荷,但每单收入很可能不升反降。骑手的生存困境,考验着政府、企业、社会对这一新职业群体的治理智慧与责任担当。
数字化时代,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为许许多多劳动者提供展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在新经济的宏大图景中,平台不仅创造经济价值,也应肩负社会责任。在这条产业链上,每个骑手都是这个产业最坚实的支撑,是一个个普通家庭的生计所系。避免算法唯利是图,避免规则像机器一样冷酷,保障每个普通劳动者权益,应成为平台经济的基本底色。
骑手这个群体不简单,包容了不同样态的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坚韧、勤劳、奉献。杭州一名脑瘫女骑手7年跑出7.3万多份订单,努力撑起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她说“就算摇摇晃晃,我也可以晃出自己的人生”。武汉一位身体有缺陷的骑手入职时,他所在的外卖站站长霸气喊话:“要多帮助他,不许歧视!”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携带AED救人的骑手,走街串巷兼当“综治”人员的骑手,夺冠技能大赛获评高层次人才的骑手。一个个认真生活、奋力工作的普通人,都是社会应该尊重、应该善待的人。
2024年国家层面组织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推动相关算法规则的优化。推动算法向善,探索骑手“防疲劳”机制、“超时免罚”举措、判罚考核柔性化等,增强劳动保障,增加人性化关怀,让每一个劳动者拥有平等和尊严。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