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 | 破解114万吨退役电池困局:中国智造给出全球绿色方案

2025-04-17 15:00:00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大量退役电池何去何从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我国科技企业突破性研发出锂电池"全自动回收生产线",让废旧电池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这些"浴火重生"的材料正重新回到产业链:铜铝进入导电材料生产线,黑粉成为新电池的正极原料。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多个新能源基地应用,还在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际市场落地生根。

国内市场方面,杰瑞环保的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设备也在四处开花,宁德时代、邦普循环、华友钴业等头部厂家,都选用了杰瑞环保的产品。 设备可将废旧锂电池中的黑粉、铜、铝等提取出来,输送到电池材料制造生产线,实现电池重生再造

除了销售设备,杰瑞环保还“亲自下场”,直接或间接运营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2024年5月,杰瑞环保入驻河南坤达港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合作伙伴河南誉碳新能源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国内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领域首个标杆示范工厂,整体建设完成后预计回收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年10万吨。此外,杰瑞环保也相继在重庆、天津等地签署锂电池循环利用生产项目合作战略协议,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退役锂电池资源的最大化回收与再利用,为市场提供安全、环保、高效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闭环解决方案。

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者12万公里质保。如今8年时间过去了,2024年我国迎来了首批动力电池“脱保”,故而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预测,到202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14万吨。除此之外,2022年,中国镍、钴、锂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93%、98%、63%。相关专家表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每年可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20%的锂、25%的钴、11%的镍的资源需求,降低新能源关键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

杰瑞环保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设备通过环保设计,采用负压净化系统、黑粉收集、深度净化工艺及系统,确保动力电池回收系统环保清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通过多工况的模拟和流场分析,尾气携尘量较传统工艺可降低50%以上,同时采用组合式尾气装置,可满足任何国家和地区污染物排放标准,真正实现绿色回收。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创新技术正在向风电、光伏领域延伸。未来五年,杰瑞计划建成覆盖全品类新能源装备的循环利用网络,真正实现绿色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退役"到"重生",中国智造正在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闭环"。这项突破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更让每块电池都能物尽其用,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新动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