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苏方婉)春茶吐翠时,十堰竹溪县中峰镇的沟壑梁峁间,1.4万亩新茶园如绿毯铺展,相当于1300个标准足球场的碧浪随风起伏。作为茶粮主产区,这里以“茶山稻海”战略为笔,勾勒出“三产融合”的工笔画卷:前端夯实地基、中端拉长链条、后端激活业态,让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厚重期待。

新茶园。通讯员 供图
种好一片叶:科技赋能夯实产业根基
“茶企带村民,茶园变钱袋!”在甘家岭片区,56岁的甘大娘手指翻飞采摘茶叶,身后的智能水肥一体机正精准灌溉。中峰镇以“4大片区+16家龙头企业+180万株优质茶苗”重塑产业版图,建成926余亩的大茶示范基地。无人机巡航监测病虫害、物联网传感器守护土壤墒情,科技让传统农业“轻装上阵”。更让村民欣喜的是,2000亩撂荒茶山被盘活,户均年增收超万元,“过去守着金山愁饭吃,如今茶园就是聚宝盆!”

采摘茶叶。通讯员 供图
做好一杯茶:非遗匠心淬炼品牌灵魂
走进中梁子茶厂竹溪碳火茶炒制技艺非遗工坊,铁锅翻腾间茶香沁人心脾。这条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却能将古法工艺精确到±2℃温控,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中峰镇打造“茶企联合体”,推动16家企业推广绿色有机茶园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古茶树保护、茶叶初制加工等技术,培育出中梁炭火茶、茗芯武当山茶、真武道甜茶、石松茶等特色品牌。在抖音直播间,“国智生态”的茶姑娘甘青云用“围炉煮茶”场景带货,单场观看人次超过5000人。今年一季度,全镇茶产业综合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27%,真正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价值跃升。

采摘茶叶。通讯员 供图
走活一条路:茶旅融合激活生态经济
暮春时节,茶园观光步道、观光亭里游人如织,“如你所院”里茶香氤氲,贡米产业园已为稻田艺术画做好了准备。中峰镇以“一片稻田、万亩茶园、森林民宿”为单元,打造农文旅综合体,让游客春可采茶、夏能避暑、秋赏稻浪、冬品茶宴。随着非遗茶街、研学基地相继落成,全镇旅游收入不断攀升,100余村民吃上“旅游饭”。正如镇党委书记所言:“我们要让每棵茶树都成为风景,每粒稻谷都讲出故事!”
从180万株茶苗扎根沃土,到“武当山茶”香飘四海;从碳火茶技艺的代代相传,到抖音直播间的新潮表达,中峰镇正用“三产融合”的金丝银线,绣出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当茶山遇见稻海,当非遗邂逅科技,这片热土上的每个春天,都在续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