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年的10月到11月,上海都会安排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参加写字等级考试,而且都会在每年9月开学后早早地发布考试日期和要求。然而,有教师和家长反映,今年的考试细则尚未公布,坊间甚至传言此项考试或将取消。那么,写字等级考的去留会对学生的书法能力产生什么影响吗?让青少年把字写端正、写漂亮,难道只有“应试”一条路吗?
要求书写规范美观
本市的写字等级考试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要求他们在五年级时参加一级考试,在九年级时参加二级考试,每位学生须完成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试卷各一份。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记入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册。据记者了解,几乎每年都会有家长向学校询问,自家孩子已经在校外考出了书法等级证书,是否还要参加全市的写字考试?多年来,本市教育部门一再重申,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等级考试属于国家统考的学业水平考试,而由相关的书法协会或培训机构组织的书法考级属于社会性考试,两者的成绩不能互相替代。事实上,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写字等级考试,其难度要比社会上的书法考级低一些, 只要“书写规范,字形大小匀称,结构合理、美观,通篇字迹端正,卷面整洁。不加字、不漏字,没有错别字”就能获得优秀,而如果“加字、漏字不超过1个,没有错别字”就能获得良好。以去年杨浦区某小学为例,五年级5个班的同学绝大多数都在写字等级考试时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不合格的仅3人。
书法教育要求更细
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中只是提出“鼓励将规范汉字书写纳入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而没有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等级考试做出具体部署。事实上,教育部也已明确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本市某中心城区一位小学校长向记者表示,不考不等于不写,尤其是在电子设备普及的今天,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普遍有所下滑,因此,提升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关键所在。这位校长表示,规范汉字书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书写技能,也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书法不仅可以培养专注与耐心,更能在一笔一画中锤炼心性。但是,以往有写字等级考的“激励”,孩子们还能比较迫切地希望练好字,一旦没有了考试的手段,家长还会不会认真、严格地督促孩子把字写得漂漂亮亮呢?这个问题十分值得关注。
在采访中,大部分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认为,即便停止了写字等级考试,也不意味着书法教育的可有可无。相反,教育部现在对各学段书法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更细致了,并且对什么年级用什么书法工具、学写什么字体、临摹什么名家范本都规定得很具体。


九亭五小书法课
教师必须过“三字”关
“对我校的学生来说,参加全市性的写字等级考试只是一次展示自己书法水平的机会。将来无论是不是继续这项考试,都不会影响到学校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松江区九亭五小副校长张佩佩说,该校作为上海市书法示范校,已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有特色、见成效的书法育人模式,自主编制的“翰墨薪传”校本课程系列,实现了从硬笔到软笔教学的全学段覆盖。学校的书法课实施分层教学,设立了“基础、普及、精英”三级课程。学校还积极推动书法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书法创新实验室”及电子临摹系统,有效提高了书法教育的效率。
更可喜的是,松江区校园书法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对教师的日常培训也明确提出一抓粉笔字、二抓钢笔字、三抓毛笔字,所有见习期教师入职考核必须过“三字”关。松江区教育局通过在全市率先专设书法教师岗位、从高校引进书法专业研究生、单列书法职称评审等措施,为提高书法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